鲁网6月8日讯(记者 韦学婷)6月8日,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了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志强,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阚金菊,党组成员、四级调研员刘绵锋,淄博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卢艳丽,围绕“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,优化医疗机构便民服务”有关情况进行新闻发布,并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。
今年以来,淄博市卫生健康委以淄博市人大专项评议为契机,聚焦“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需要加大提升力度”和“医疗机构便民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求”两个突出问题,着力推动便民事项再落地、服务流程再简化、信息水平再提升、工作作风再转变,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、更加人性温馨的优质、高效卫生健康服务。
组织淄博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调研,全面梳理基层医疗机构现状。目前,淄博市现有镇卫生院85处,村卫生室2772处,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处,社区卫生服务站148处。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4305张,实际开放床位4920张。核定卫生院编制4282人,在编在岗人员3898人。全市无卫生室村共541处,由卫生院或附近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开展巡诊。现有在岗乡村医生4019人,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、执业医师资格或全科乡村医师资格1836人,专科以上学历1526人,50岁以上1477人,60岁以上532人。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,计划利用三年时间,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、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作用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、推进医防融合服务和配齐配强基层机构人才队伍等9个方面,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。
召开全市基层卫生健康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,推广淄川区“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”巡诊服务模式、周村区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和沂源县中心村卫生室建设、“县招镇管村用”村医招录模式,持续强基层、补短板。
召开全市“名医基层工作站”建设现场推进会,“四个一”( 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、建设一个特色专科、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和建立一条双向转诊绿色通道)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帮扶长效机制。在今年全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,淄博市以“名医基层工作站”引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作了典型发言。5月6日,《山东政务信息》专报刊发《淄博市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筑牢百姓健康防线》经验,孙继业副省长批示“淄博市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有利于缓解基层群众就医难题”。目前,已从全市3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三级民营医院选派317名名医专家,建立名医基层工作站93个,实现了淄博市乡镇卫生院全覆盖,建立特色科室93个,开展填补基层医疗机构空白的新技术、新业务364项,接诊贫困人口6174人,双向转诊1071人,义诊916次,健康宣教1202次,业务培训875次,协调基层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119人。
召开全市医政医管工作会,组织实施《开展“看病不求人、患者少跑腿”便民服务活动优化医疗环境实施方案》和《淄博市促进“看病不求人、患者少跑腿”十条措施》落地落实。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力弘扬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崇高职业精神和抗疫精神,加强人文医院建设,41家医院建立工作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用语,加强服务技能训练。设立淄博卫生健康热线电话“3570000”,遵循“实时监控、实时统计、实时记录、信息反馈”原则,积极回应关切,累计接受和解决群众投诉、咨询1000余件,共同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。
加强城市医疗集团、县域医共体、专科联盟和区域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,全市建成医联体核心医院28个、医共体20个,建成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、1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和3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、55个市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,依托临床重点专科成立9个专科联盟。
指导全市各医疗机构围绕非技术性医事服务项目,简化程序,集中服务,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,助力医事服务“一次办好”。21家医院设立“一站式入院准备中心”,为患者提供住院登记、预约、缴费、院前采血、常规检查等一站式、集约化住院服务。46家医院设立“一站式开放式综合服务中心”,集中当场办理诊断证明、病历复印、医保所需材料等,全方位开展导医指导和咨询活动。淄博市中心医院设计发布省内首份“就诊地图”,为患者提供“情景式”就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