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网 > 淄博频道 > 精彩专题 > 淄博党政信息—权威发布 > 淄博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> 正文

【权威发布】淄博市召开2021年全市防汛工作发布会

2021-11-11 11:08 来源: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11月11日,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帅同志就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新闻发布,并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县级干部何斌同志,市应急管理局副县级干部于鹏同志,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。

  鲁网11月11日讯(记者 韦学婷)11月11日,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帅同志就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新闻发布,并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县级干部何斌同志,市应急管理局副县级干部于鹏同志,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。

  据了解,截至11月10日,淄博市累积降水968毫米,比历年同期偏多53%,比去年同期偏多36%。今年汛期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份,7月份全市平均降雨221.6毫米,占汛期总降雨量的32%,比历年偏多19%。9月份197.8毫米,为1952年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同期第三大值,比历年偏多224%。


  黄河发生秋汛。9月27日开始,淄博市黄河出现洪水过程,最大流量出现在10月8日,5200立方米/秒左右,5000立方米/秒以上流量持续时间13天。骨干河道水情平稳。今年以来,淄博市沂河、小清河、孝妇河均发生了洪水过程,各骨干河道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运行。各类水库运行平稳。截至11月1日,全市5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25429万立方米,比历年同期多蓄11724万立方米,比去年同期多蓄610万立方米。


  强化预报预测。整合水利、水文、气象三部门188个雨水情监测站点数据,水利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水旱灾害防御信息管理系统,为精准预报预测和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强化预警发布。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,提升预警平台建设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。强化预案编制。编制印发了全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,明确了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,确定了预警响应条件行动及保障措施,编制了预案简明操作手册。修订完善市应急局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响应工作方案,成立10个工作组,分工负责市防指办公室应急指挥、协调、救援、保障等工作。修订完善防汛预警、响应指挥流程图,确保汛期应急响应有力有序。全市共编修防汛防台风预案3000余个,其中市级综合预案1个、县级综合预案11个、镇级综合预案89个。


  确保责任到位。健全指挥体系,根据人员变动及部门单位职责情况,及时调整充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,增加国铁淄博工务段。隐患整改到位。按照“汛期不过、检查不停、整改不止”原则,自4月23日开始,市防指组织4个综合检查组,对重点部位、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、地毯式排查,重点检查各类水利工程、地质灾害隐患点、旅游景区、化工企业、尾矿库等。有关部门到位持续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改,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逐一落实整改,并限时销号,截止目前,全市共检查出隐患险情895条,已完成整改895条,其中市应急局组织成立了11个常态化督导工作组,查出隐患险情124条,已完成整改124条。物资储备到位。在全省创新推行防汛物资储备标准化,市防指办公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紧密结合水库、河道分布,充分考虑险工险段、区县镇办历史防汛风险等提出防汛物资标准化配备要求。队伍演练到位。强化应急抢险队伍准备,全市落实区县、镇、村级应急抢险救援队200支1.85万人,截至目前,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共组织防汛抢险演练755次,参演人员11418人次。其中,5月8日,市防指在高青县组织了全市防汛应急演练,调集水域救援专业队、应急通信保障分队、战勤保障分队 350余人,舟艇12艘,出动各类抗洪抢险救援车辆45辆,装备1000余件(套),开展了浮桥拆除、河道工程坍塌险情抢护等8个科目的实战。转移安置到位。根据全市防汛特点,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方案,涉及全市山丘区、低洼易涝区519个村、近24万人的转移安置,明确了1891名转移责任人,落实转移路线、安置地点、联系人、转移交通工具等,将转移路线、安置地点进行重点标示,分小组向群众发放明白纸、介绍安置路线和相关要求,对受威胁群众、安置点生活救助、医疗救护安排专人负责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。今年以来,全市因降雨组织2次人员转移避险,共提前转移避险6564人。信息化建设到位。市应急局通过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,提升应急指挥“一张图”各项功能,目前已纳入应急队伍130支、应急物资储备库83个、应急专家238人、规模以上企业1577家,以及医院、学校、派出所和重点人员密集场所等信息。值班值守到位。汛期,严格执行防汛防台风工作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,应急、水利、气象、消防等部门在市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值班值守。应急部门实行“1+5+N”值班模式,做到通讯联络畅通、调度规范,遇突发险情、灾情,第一时间报告、第一时间处置,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宣传引导到位。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、广播、网站和“两微一端”等新媒体平台,加强防汛救灾公益宣传,广泛普及防汛避险、自救互救知识,增强广大群众应对灾情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。将宣传教育融入群众转移安置演练,使群众在演练中强化危机意识、自救意识避险意识,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。

  全力以赴打好“烟花”台风防御战。汛期,淄博市发生17次大范围降水过程,其中7月28日7时至7月29日20时,受台风“烟花”影响,全市平均降雨81.4毫米,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全部进入战时状态,全力打赢防御台风“烟花”战役。7月27日10时,市委书记江敦涛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听取有关部门备战情况汇报,安排部署迎战工作;19时,市委书记江敦涛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马晓磊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召开全市防台风视频调度会议,调度安排部署台风防御工作。各级各部门及时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,迅速转入战时状态,台风影响期间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市领导分别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坐镇指挥,有关市领导也深入挂包区县全程督导区县备战迎战台风。市防指办公室全体人员迅速到岗到位,连续奋战60余小时,全力做好值班值守、信息报告等工作,统筹协调全市各级各部门,细化实化各项防御措施,及时调度相关情况。发布市级气象、地质灾害预警7次,启动市级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3次。落实600人的部队抢险突击队24小时待命,随时支援应急抢险救援。紧急购置卫星电话110余部配备到重点部位、重点村居,加强基层应急通讯保障。落实转移安置点33处,全面落实饮食、住宿等生活保障。台风影响期间,全市提前转移避险3563户6479人,全部得到妥善安置。严防死守打好黄河秋汛防御战。黄河秋汛发生以来,国家防总、水利部、应急部、黄委、省直有关部门督导组、工作组多次到淄博黄河现场督导检查,市委书记江敦涛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马晓磊,贾刚副市长通过不同形式到防汛一线调研指导,各级各有关部门钉在防汛一线,及时组织调度,协调配置巡查抢护力量、预置抢险物资设备、开展督办督导检查,为做好秋汛洪水防御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。9月27日,启动防御大洪水运行工作机制以来,市防指办公室坚持每日会商制度,滚动分析研判汛情,及时向淄博军分区、武警淄博支队通报汛情,实时提出针对性防御措施。市应急局先后调拨应急照明灯24盏、编织袋5万条、铅丝网片1000片、复膜编织布1万平方米、土工膜1万平方米加强黄河抢险应急物资储备。同时,根据防秋汛形势,紧急购置1.44万立方米石料和5000片铅丝网片支持黄河防秋汛。黄河河务部门按照1:3比例要求组建专群结合队伍,编制《专群结合队伍防汛巡查方案》,全面细化岗位职责,严格落实班坝责任制,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巡查。组织群防队伍520余人进行滩区生产堤巡查防守,加固生产堤6112米,有力确保了滩区安全。加强进滩路口交通管制,设置警示牌、警戒线,配置警车巡逻,确保人员安全。预筹抢险机械设备95台套、袋料26.35万条、土工布1.21万平方米等,预置群防队伍3790人、组织应急消防抢险队、民兵抢险队等260名队员随时待命参加抢险,有力保障了黄河防秋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  下一步,淄博市应急管理局切实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工作。强化与相关部门灾害预测预警信息联动,实现各类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和预报预警。

  继续提升信息化手段。按照全省“智慧应急”试点建设要求和市大数据的统一部署,构建形成全面感知、监测预警、指挥调度、快速处置、人性服务的“智慧应急”新模式,建设全市应急指挥“智慧大脑”,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。

  强化应急准备。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,充分考虑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措施,明确降雨、洪涝停课、停业条件。

  加强宣传教育和群众转移演练。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、广播、网站和“两微一端”等新媒体平台,加强防汛救灾公益宣传,广泛普及防汛避险、自救互救知识,增强广大群众应对灾害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。


初审编辑:姜健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