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网3月4日讯(记者 崔新孝 实习记者 金双)3月4日,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“品质提升 走在前列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,邀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宋爱香就2022文旅惠民二十条措施及文旅品质提升工作有关方面的情况进行发布,并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张振香,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、一级主任科员陶志宇针对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。
根据品质提升年的相关要求,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制定了文旅惠民二十条措施,力争从“请群众看一场戏、观一场影、读一本书”等传统惠民形式,实现向“提升活动质量、提升群众审美、提升城市品质”的方向转化和发展。
会上,宋爱香介绍了此次文旅惠民措施的诸多亮点。
普惠范围更大
第一是公共文化惠民活动数量更多。开展“冬春文化惠民季”“‘淄’在村晚”“齐舞•悦动”“淄博之声”乐队音乐节、剧院免费开放日等活动,组织高品质文化展演活动不少于50场。创作沉浸式主题情景小剧10台。组织举办“淄博市读书节”“淄博市读书月”等主题阅读活动1000场。开展城市公益电影惠民活动,放映600个公益场次。
第二是服务乡村基层群众更多。打造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40处,推动农家书屋与图书馆的互联互通。优化升级农村公益电影放映,全面覆盖全市3094个放映点,放映电影3.7万余场次,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免费、优质的观影服务。举办群众文化惠民活动颁奖晚会,为基层群众搭建展示平台,变“送”文化为“种”文化。
第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。探索城市书房建设新模式,年内新建城市书房22处,打造“书香淄博”阅读吧40处和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40处。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,年内新建博物馆不少于5家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建设,改造提升已建成的53处市级传习所。新打造80处“5+N”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,对已打造的示范点进行品质提升和评星定级。
质量提升更高
第一是艺术精品创作及展演水平提升。开展群众文艺作品谋划创作,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基层巡演。策划庆祝党的二十大主题文艺作品创作,做好京剧《朱彦夫》《焦裕禄》舞剧《黄河两岸是俺家》、五音戏《风起东郝峪》《红楼梦》的打磨提升和展演巡演工作。积极推动优秀剧目参评国家、省级奖项。提高优秀剧目进基层演出频次和广度,实施戏曲进校园公益活动建设提升计划。
第二是乡村旅游品质提升。新创建10个以上省级景区化村庄、2个以上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,形成新老并举、业态互补的发展格局。提升民宿发展质量,做大做强“齐长城宿集”民宿品牌。
第三是旅游产品供给及景区质量提升。落实“精品景区建设三年行动”要求,深化国有景区改革,深挖旅游市场潜力,加大高品质、个性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。发展康养旅游、研学旅游、工业旅游、生态旅游、体育旅游等新业态,开展景区夜游等新项目。动态管理A级旅游景区,做强4A级龙头景区,新创建和提升5家以上A级景区。
创新亮点更多
第一是“齐惠游”业态进一步丰富。持“齐惠游”可全年无限次免门票游40家景区,增加酒店住宿、餐饮、文旅购物、影视娱乐等优惠不少于3项。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效能,增加景区搜索、会员权益等功能,真正实现“一卡通游、一卡惠游”。
第二是线上线下联动融合。充分利用新媒体,依托官方网站及微博、微信公众号,以及专业融媒体中心,及时发布相关文旅活动资讯。
第三是服务方式更加多元。绘制全市“15分钟文体活动圈”导览图,定期向社会发布“文旅月历”,提高群众对各类文化活动、文艺演出、展览的知晓率和参与度,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。
宋爱香说,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,旅游则是一座城市的外衣。风正潮平,自当扬帆踏浪;任重道远,更需策马扬鞭。下一步,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探索创新,真抓实干,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。